1. 中文ENGLISH
    供求信息
    熱搜關鍵詞:氫氣 氧氣
    會員登錄
    賬號:
    密碼:

    天然氣資訊
    當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天然氣資訊

    一周要聞 | 天然氣行業熱點速覽

    來源: 更新:2023-01-31 20:40:05 作者: 瀏覽:556次

    一分鐘速覽要點 

    本周(2023.1.16-1.29)要聞如下:

    國內要點

    1. 國家能源局主要負責同志赴中國石油集團調研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

    2. 春節期間 中國最大油氣田日產天然氣將達1.5億立方米

    3. 中海油:全球最大LNG運輸加注船完成首船加注

    4. 中海油:2022年凈利潤預增99%-104%

    5. 中石油:2022年凈利潤預增57%-68%

    6. 深圳燃氣2022年度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降12.83%

    7. 中石化:2022年油氣當量產量489.07百萬桶油當量

     

    國際要點

    1. 烏茲別克斯坦與俄氣公司簽署天然氣合作路線圖

    2. 美國天然氣價格暴跌10% 創2021年4月以來新低

    3. 歐盟即將實施的天然氣價格上限可能引發市場突變

    4. 意大利與阿爾及利亞簽署五項協議,旨在2025年徹底擺脫俄羅斯天然氣

    5. 韓國2022年天然氣和煤炭進口均創新高

    6. 德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商之一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

    7. 卡塔爾能源大臣:歐洲無法徹底擺脫俄氣

     

     

    國內要聞

    1、國家能源局主要負責同志赴

    中石油集團調研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

    1月19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帶隊赴中石油集團調研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中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總經理侯啟軍參加會議。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黃永章,以及能源局有關司局、中石油股份公司及集團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一并參會。

    章建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同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輪南儲運中心西氣東輸第一站克拉集氣區連線慰問,全體能源人深受鼓舞。過去一年和當前采暖季,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保供穩價形勢總體平穩,妥善應對數次寒流和突發情況,保障了油氣供應安全。

    章建華強調,當前我國正處于冬季用能高峰期,能源企業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扛起能源保供責任。中石油作為我國天然氣保供的中堅力量,要精心安排生產運營、做好組織調度,做好應對極端寒潮的準備,做好資源池協同保供預案,強化多能互補、多企互濟,堅決保障合同用氣,強化民生保供,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2、春節期間 中國最大油氣田

    日產天然氣將達1.5億立方米

    記者1月22日從長慶油田獲悉,春節期間,長慶油田日產天然氣將達到1.5億立方米,按照三口之家一天用1立方米天然氣計算,可滿足1.5億個家庭1天的用氣需求。

    春節假期,中國最大的油氣田和國內第一大產氣區——長慶油田有3萬多名干部員工,在陜、甘、寧、蒙四省區的荒漠戈壁和大山深處,堅守崗位保證油氣生產,全力保障下游4億多人溫暖過年。

    長慶采氣一廠是長慶油田目前最大的采氣廠,年產天然氣能力達到110億立方米,相當于近千萬噸級油田。春節期間,該廠1000多名干部員工值守在生產崗位,綜合分析歷年供氣情況,全面核實新老氣井產能,全力保障下游民眾及工業單位穩定氣源。負責榆林氣田開發的長慶采氣二廠,節前對重點要害部位、重點氣井和運行設備進行了專項巡檢、維護保養,實現了天然氣生產安全高效平穩運行,目前日產氣量持續保持在2500萬立方米高位運行。

    作為陜北油區主力生產單位,長慶采油一廠在做好原油生產的同時,還承擔著向延安市及周邊地區天然氣供應的重任。該廠3000多名干部員工值守在一線生產崗位,精準部署春節期間生產組織、措施挖潛等生產保障工作,可以滿足宜川、清澗縣20萬戶居民的用氣需求。

    3、中海油:全球最大LNG運輸加注船

    完成首船加注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電,中海油1月19日發布消息,中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運輸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深圳鹽田港完成首船保稅加注,標志著中海油具備提供國際船舶液化天然氣(LNG)加注服務能力,拉開其打造國際船舶LNG加注中心、構建全球LNG加注網絡的序幕。

    “海洋石油301”是當前全球最大的LNG運輸加注船,可裝載3萬立方米LNG,能一次性滿足兩艘最大型LNG動力船舶的加注需求。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公司副總經理張振翔介紹說,此次受注船為全球最大LNG動力集裝箱船法國“達飛協和號”,加注歷時5個小時,總加注量約6000立方米。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LNG作為船舶動力燃料,與傳統船用燃油相比,可實現硫氧化物零排放、二氧化碳減排25%,尤其適合國際遠洋船舶運能大、運距長的需求。

    據行業機構統計,2022年全球訂購采用替代燃料的船舶總數為275艘(不包括電池動力船舶),其中LNG燃料船舶為222艘,占總訂單數量的81%,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截至去年底,全球在運營及訂單LNG燃料船舶已達876艘,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望繼續提升。根據當前市場發展趨勢,預計2024-2025年國際船舶LNG加注市場需求將迎爆發式增長。

    據悉,除了已投用的“海洋石油301”船外,中海油目前正著手再建兩艘LNG加注船,加快打造中國LNG自主加注船隊,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海南建設國際船舶LNG加注中心。而“海洋石油301”船在深圳鹽田港完成首船加注后,2023年還計劃推動在寧波港、廣州港實施國際船舶LNG加注,同時在??诟?、天津港等港口籌備國際加注業務。

    4、中海油:2022年凈利潤

    預增99%-104%

    1月19日,中海油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全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96億元到1,436億元,同比增加約99%到104%。2022年公司抓住油價上漲機遇期,扎實推進油氣增儲上產、提質增效升級工作,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5、中石油:2022年凈利潤

    預增57%-68%

    1月19日,中石油發布業績預告。中石油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0億元到1550億元,同比增長57%到68%。2022年,公司積極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油氣產量保持增長,國內柴油、天然氣、化工產品銷量同比增長;公司著力打造“油氣熱電氫”綜合能源公司,風光發電、地熱等新能源業務穩步拓展;同時得益于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及提質增效工作深入推進,公司年度經營效益同比大幅增長。 

    6、深圳燃氣2022年度

    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降12.83%

    近日,深圳燃氣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業總收入300.59億元,同比增長40.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降12.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76億元,同比下降19.30%。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37%,主要原因是天然氣及光伏膠膜銷售收入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2.83%,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天然氣采購價格同比上漲較多,管道天然氣銷售毛利下降。

    7、中石化:2022年油氣當量產量

    489.07百萬桶油當量

    1月18日,中石化發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生產經營業績提示性公告》。2022年,油氣當量產量489.07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1.94%;原油產量280.86百萬桶,同比增長0.39%;天然氣產量 12,480.75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4.11%。

     

    國際要聞

    1、烏茲別克斯坦與俄氣公司簽署

    天然氣合作路線圖

    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部當地時間1月25日發布消息稱,該部已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公司)簽署了天然氣合作路線圖。此外,雙方還舉行會談,了解通過哈薩克斯坦從俄羅斯采購天然氣的技術可行性。

    據哈通社消息,在會議期間,烏能源部同俄氣公司簽署了天然氣合作路線圖。報道稱,在所有技術性工作完成后,雙方還將討論向烏茲別克斯坦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協議條款。

    烏能源部表示,與俄氣公司的合作不會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天然氣運輸系統或其主權構成威脅。俄方承諾在此過程中“保護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家利益”。

    2、美國天然氣價格暴跌10% 

    創2021年4月以來新低

    據獲悉,由于暖冬抑制需求,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進一步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割的天然氣價格周四跌幅高達10%,至每百萬英熱單位2.761美元。自周三跌破3美元后,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一直處于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供應商無法滿足冬季需求的擔憂已被一系列因素消除,導致天然氣價格在去年8月份觸及10.03美元的14年高點后暴跌逾70%。下降的關鍵原因包括:美國和歐洲設法在冬季到來之前補充了緩沖庫存,而北半球相對溫和的天氣抑制了取暖需求。

    風險管理公司Tradition Energy市場研究主管Gary Cunningham表示,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美國即將到來的寒潮不會持續太久,這導致交易員押注2月份的氣溫將保持溫和。

    3月份交割的天然氣期貨相對于4月份合約通常處于溢價狀態,這本質上是在押注冬天結束時供應會有多緊張,但這一價差已經逆轉。

    Cunningham表示,這意味著“空頭正在統治市場,多頭被驅趕到暗處。”

    美國能源情報署周四表示,鹽洞和枯竭含水層中的天然氣庫存目前比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高出近5%。

    得克薩斯州一個大型液化天然氣(LNG)終端的停運時間超過預期,限制了天然氣出口,從而增加了美國國內供應。不過,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周四發出信函,授權終端運營商自由港液化天然氣(Freeport LNG)在全面重新開放之前恢復部分活動。

    天然氣一直是近年來市場最看好的大宗商品之一。由于去年的俄烏沖突加劇了全球天然氣的供應緊縮,天然氣價格攀升。

    3、歐盟即將實施的天然氣價格上限

    可能引發市場突變

    歐盟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得出的結論顯示,歐盟的臨時天然氣價格上限可能會導致市場流動性減少,但迄今為止還無法確定對交易活動的重大影響。

    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周一將表示,雖然無法列舉將于2月15日開始實施的上限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不會有任何影響。他們補充說,在實施上限后,交易可能會轉移到場外。

    “交易和結算環境的一些潛在影響完全有可能只有在價格控制機制即將啟動時才會顯現”“它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而突然的變化,這可能影響市場的有序運行,并最終影響金融穩定。”

    歐盟去年12月同意對天然氣價格設置臨時價格上限,以避免出現去年出現的那種極端波動,但有人擔心這可能會危及歐盟的供應或擾亂市場運作。

    美國能源監管機構合作機構也將于周一公布對輸往該地區的天然氣可能受到何種影響的初步評估。

    新上限需要幾個觸發點才能生效:基準荷蘭TTF天然氣價格必須高于每兆瓦時180歐元(合196美元),還必須比全球液化天然氣價格至少高出35歐元。

    4、意大利與阿爾及利亞簽署五項協議

    旨在2025年徹底擺脫俄羅斯天然氣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近日出訪阿爾及利亞,與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總統阿卜杜勒馬吉德·特本會晤,共同簽署聯合聲明,五項天然氣和投資合作項目。

    這是梅洛尼勝任總理一職以來首次正式訪問阿爾及利亞,旨在加強兩國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能源、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

    梅洛尼談到,要在歐洲和非洲之間建立橋梁,尤其是在能源供應方面,不僅是天然氣,還有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加強與北非國家的現有商業關系。這一系列舉措,都是邁向非洲馬泰計劃的第一步。

    梅洛尼面對阿爾及利亞記者表示:“意大利可以成為能源分配的基本樞紐。阿爾及利亞是意大利的可靠戰略伙伴。我們想通過簽署聯合聲明來慶祝意阿兩國簽署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這個重要的周年紀念日。以表明我們不想就此止步,我們想嘗試新的合作領域。意大利打算建立伙伴關系以推動兩國的增長前景,在地中海南北岸之間架起橋梁。”

    意大利代表團在阿爾及利亞簽署的五項協議,以加強兩國在天然氣和投資方面的關系。代表團中還包括埃尼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勞迪奧·德斯卡爾齊和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托菲克·哈卡爾簽署的關于能源供應、能源轉型和脫碳領域未來聯合項目的協議。通過這些協議,埃尼和 Sonatrach 將為意大利成為非洲和歐洲之間的能源(天然氣和綠色氫)中心奠定基礎。

    其實,與阿爾及利亞簽署能源協議的最大目的是盡快擺脫俄羅斯能源,計劃在2025年實現。特別是將確定減少溫室氣體和甲烷氣體排放的機會、能源效率倡議、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綠色氫的生產以及二氧化碳捕獲和儲存項目將被確定,以支持能源安全,同時實現可持續的能源轉型。

    5、韓國2022年天然氣和煤炭進口

    均創新高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月24日發布的數據,2022年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額分別為*67億美元和*81億美元,均創1956年開始該項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6、德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商之一

    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

    作為德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之一,溫特斯豪公司宣布將退出俄羅斯市場,并根據法律義務撤出其在俄資產。

    溫特斯豪17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預計退出俄市場后公司將損失5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9億元)。

    據悉,該公司是“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投資方之一,為該項目提供資金7.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3.5億元)。

    7、卡塔爾能源大臣:

    歐洲無法徹底擺脫俄氣

    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1月16日報道,卡塔爾稱沒有足夠的天然氣滿足整個歐洲的需求。多哈表示,歐盟和歐洲國家所有關于將能徹底擺脫俄羅斯天然氣的希望都毫無根據,歐洲遲早將不得不購買俄羅斯天然氣,而且是大量購買。

    報道稱,在阿布扎比舉行的全球能源論壇上,卡塔爾能源大臣兼卡塔爾能源公司負責人薩阿德·卡阿比發表了上述大膽且出人意料的言論。

    土耳其《自由報》援引卡阿比的話說:“歐洲人如今在說,沒有回頭路……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會調整好,他們會從當前情況中吸取教訓,可能會使(天然氣)供應更加多元化,但在我看來,俄羅斯天然氣仍將重返歐洲。”

    據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不久前稱,2022年俄羅斯對歐盟和瑞士的天然氣供應同比減少了55%。

    卡阿比表示,雖然對歐洲人來說,幸運的是遇到了暖冬,但2023年填充地下儲氣庫將比過去更加困難,因為國際市場上的天然氣短期內并不充足。

    報道還稱,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完全同意卡塔爾方面的觀點,并補充說,許多國家的“含糊”戰略使它們難以簽訂長期合同,這大幅增加了需要大筆投資來提高產量的天然氣公司的工作難度。

    © 京ICP備05049234號

    E-mail:ait@263.net.cn     服務熱線:010-8416 4557
    copyright©北京亞艾特展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編輯、復制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伊人9在线观看免费观看_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久久7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99_综合